斷食被打斷怎麼辦?別慌,這是你轉機的開始!
- 功醫小助教
- 2023年11月1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實行間歇性斷食的路上,被打斷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有時是一杯看似無害的拿鐵、有時是一塊社交場合裡的蛋糕,又或是壓力大到無意識吃下什麼。問題不是「是否會破功」,而是「破功後你怎麼做」。
與其懊悔,不如策略性補給、重新調整節奏,把這次小失誤,當作下一次成功的墊腳石。
先問自己:是怎麼被打斷的?
不小心吃了東西(非刻意):像是誤喝了含糖飲料、誤吃了點心。
👉 處理建議:
不要自責,下一餐照常進行斷食規劃。
把這次當作「偵錯模式」,記下觸發點,避免下次再犯。
實在太餓,忍不住吃了(生理性飢餓):這表示你的身體還在適應階段。
👉 處理建議:
將斷食時長由16小時縮短為12小時,漸進式建立耐受度。
飲食以高脂肪、低碳水為主,有助於延長飽足感、不刺激胰島素。
心理壓力/情緒性進食:壓力、無聊、習慣性嘴饞或社交場合干擾。
👉 處理建議:
認真問自己:「我是真的餓?還是只是心煩?」
嘗試替代策略:氣泡水、散步、深呼吸、離開食物環境。
要重新開始計時嗎?
不用。不用從零開始重來,也不用懲罰自己斷食更久。只要從下一餐開始重新計時即可。斷食是一個習慣培養,不是考試。你沒「失敗」,只是「暫停」。
被打斷 = 營養補給的窗口期!
這個時機點,其實反而是補充高品質營養素的絕佳機會。這個想法非常聰明,而且是策略性地轉危為機的好做法!
利用意外打斷斷食後補充營養品的三大好處:
幫助下一輪斷食更順利:對症補營養,能減少飢餓、無力、暈眩等不適。
身體吸收效率更高:若已斷食10小時以上,吸收率會明顯提升,等於「吃得少、吸收更多」。
降低垃圾食物攝取風險:補足身體真正所需,較不會亂吃。
補什麼?依目標而定!
🎯 目標 | 🔋 建議補充營養品 |
穩定血糖、延長飽足 | 鎂、鉻、肉桂萃取物、益生元膳食纖維 |
修復與抗氧化 | 維生素C、維生素E、Q10、葡萄籽萃取 |
提升代謝與能量 | 維生素B群、左旋肉鹼、α-硫辛酸、磷脂酰絲胺酸 |
加強脂肪燃燒 | 中鏈脂肪酸、綠茶萃取、咖啡因(控制攝取量) |
增強斷食適應力 | 電解質(鈉、鉀、鎂)、牛磺酸、鹽水+檸檬 |
補完營養品,何時重新開始斷食計時?
情境 | 建議等待時間 |
吃了高熱量食物 | 等待 3~4 小時後 |
補充營養品+少量輕食 | 等待 1.5~2 小時後 |
只補水+無熱量水溶性營養素 | 可能 不需重新計時 |
實戰總結
斷食打斷 ≠ 失敗,而是營養補給的戰略時機。
記住:不刺激胰島素的補品才不會打亂代謝目標。
重點不是完美,而是節奏持續:能回到軌道,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