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機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電力將水(H₂O)分子結構打斷後重組為:氫氣(H₂)與氧氣(O₂),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也有多種方式,為了適合人體使用,參與的反應物質需要絕對的安全性。氫氧化鈉(NaOH)產出氫氧原理,是最早應用於家用產氫設備。其中氫氧化鈉屬於強鹼物質,需謹慎使用,避免與其接觸或吸入灼傷人體。該機體在使用安全及維護上須特別注意。直到質子膜出現,才解決了額外添加化學物質的困境。

PME質子膜氫氧機,原理與氫氧化納類似,最大的差別是僅需加入水(H₂O)無須加入其他化學物質即可以產出氫與氧,並且氫氧分離。可以說是技術及安全的重大提升。
在挑選氫氣機時,須了解不同技術的優與劣勢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設備。台灣市場上主流的氫氣產生技術主要有氫氧化鈉產氫和PME質子膜產氫兩種。進行這些技術的比較,有助於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同時也能提高對這些技術的認識和理解。參考:
比較項目 | 氫氧化鈉產氫 | PME質子膜產氫 |
---|---|---|
反應原理 | 2 NaOH + 2 H₂O → 2 H₂ + 2 NaOH + O₂ 如果環境中有二氧化碳(CO₂)會反應產生碳酸鈉(Na₂CO₃)。 碳酸鈉會與二氧化碳、水共同反應生成碳酸氫鈉 Na₂CO3 + CO₂ + H₂O → 2NaHCO3 | 2H₂O → O₂ + 2H₂ |
反應物 (輸入) | 電、水、氫氧化鈉(強鹼) | ✅電、純水 |
產物 (輸出) | ✅氫 | ✅氫 |
副產物 (輸出) | 氧、氫氧化鈉、水 | ✅氧、純水 |
氫氧分離 (輸出) | 混合 | ✅可分離或合併 |
反應溫度 | 需要高溫 | ✅室溫即可 |
居家安全性 | 危險性高 | ✅安全性高 |
能源耗用 | 較高 | ✅較低 |
設備體積 | 大 | ✅小 |
設備重量 | 較重 | ✅輕 |
設備成本 | ✅較低 | 較高 |
耗材及使用成本 | 活性碳、濾心、電解液 | ✅塑脂濾心 |
回廠保養 | 每一段時間須回廠保養 | ✅自行更換濾心 |
水質要求 | 較低 | 純水 |
通過比較發現,PME質子膜產氫技術在安全性、能源效率、設備體積、重量及維護便利性等方面優於氫氧化鈉產氫技術。然而,氫氧化鈉產氫的設備成本較低,適合對成本較為敏感的用戶。整體來看,PME質子膜產氫技術更為先進和實用,特別適合需要高效、安全和便捷的用戶。
氫氧化鈉電解:氫氧化鈉本身不會被電解消耗,但會因「水蒸氣與霧滴夾帶損耗」導致濃度下降,一般運行約每數百小時需補充一次少量 NaOH 或調整濃度。這意味著,電解槽氣體攜帶水氣同時夾帶 NaOH 微粒 → 導致濃度下降。在電解槽繼續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的情況下,碳酸鈉會與二氧化碳、水共同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強鹼性(pH 11~12)。也就是說此技術應用於氫氣機需要確保過濾系統足夠安全且不失效才可以避免安全隱患。
相關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