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是一種人性的需求,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必經過程,因此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醫療的需要。兩千多年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為醫療下了定則:「醫療之道,首重無害。」這樣的觀念影響了後世所有醫者,醫療本身並不是單純的科學,而有深層的人性蘊含其中。
工業革命之後,「經濟成長」的觀念開始走進我們的日常,醫療產業當然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近代一百多年來,醫療的模式進展為「以疾病為中心,以藥物做主導」,任何身體的不舒服或是疾病,都需要找到一套理論來解釋,及找到可以相對應的處置辦法,而治療的對象是所有罹患一樣疾病的人們;由於這樣的系統鎖定的對象是「疾病」,而不是「人」,所以沒有「個人差異化」的治療考量,整體的醫病關係及治療責任,也都落在醫師身上。
「疾病中心」的思維其實和牛頓式的科學定律有直接關係,在科學定律裡面,若在結果中不如預期,肯定是中間的算式出了差錯,以實務面來說,若是一台機器運作上出了問題,一定是某一個零件或螺絲壞了。
同樣的邏輯如果應用到醫學上,就會認為人體就是一部機器,「生病」就代表某一個部位出錯了,醫師的作用就是要找出出錯的地方(疾病),並試圖使用手中的器械(藥物)修好它。若機器沒有修好,那肯定是修理的技術不好或是修理的器械不夠精良。
這也反應了現代許多人的觀念認為「醫療」等於「藥物」,看了醫生沒有拿藥,就跟沒看一樣,說來有些難過,然而這樣的思維深植人心。
如果你也認為「疾病中心」的理論有不完美,我們該思考的問題應該是:到底是誰該為自己的健康努力?是健保嗎?醫院嗎?醫師嗎?藥廠嗎?還是我們自己?
想要跳出「以疾病為中心」的思維,我們就要轉個想法,以「人」為中心出發,正視每個人的差異,也才有可能在我們落入「疾病」之前,真的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調整飲食,去改善身體的功能,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