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在台灣的發病率約為5%-10%,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氣喘也稱哮喘,它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徵是呼吸困難、咳嗽和喘鳴聲。病理學主要涉及呼吸道內壁的炎症和氣道壓力反應。在氣喘患者中,氣道內壁會出現炎症反應,包括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出、血管周圍浸潤和黏液分泌增加。這些炎症因素導致氣道壁肥厚,收縮和狹窄,並使呼吸道內部的通過氣體量減少,從而引起呼吸困難、咳嗽和喘鳴聲。此外,氣喘也涉及氣道壓力反應的改變。氣喘患者的氣道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過於敏感,這會導致氣道收縮和狹窄,使呼吸變得更加困難。氣道壓力反應的改變可能與氣道平滑肌細胞的過度反應和過度收縮有關。
氣喘的病理學主要涉及氣道內壁炎症和氣道壓力反應的改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氣道收縮和狹窄,並引起呼吸困難和其他氣喘症狀。
氣喘與遺傳和免疫的關係
氣喘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遺傳因素被認為是氣喘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氣喘患者的家族中有其他氣喘或過敏性疾病的病例。此外,多個基因變異也被證明與氣喘的發生有關,例如在CD14、IL-4、IL-13、ADAM33等基因上發現有與氣喘風險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遺傳給子代。此外免疫系統在氣喘發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氣喘被認為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疾病,其中免疫細胞和免疫介質在氣道炎症反應和氣道過度反應。IgE介導的過敏反應也是氣喘發生的重要機制之一,對過敏原的暴露可以導致免疫細胞產生IgE抗體,進而引起氣道炎症和氣道過度反應。
肺功能測試:肺功能測試是評估肺部功能的一種方法,可以檢測患者的呼吸量、呼吸速度和呼吸深度等指標。肺功能測試通常包括測量呼氣流量和肺容積,以評估氣喘的嚴重程度。
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激發試驗是一種通過測量肺功能來確定患者對支氣管收縮劑和擴張劑的反應的方法。可以幫助確診氣喘並確定治療方案。
X光和CT掃描:X光和CT掃描可以用來檢測肺部和支氣管是否存在異常,例如支氣管擴張和支氣管壁增厚等。
血液和皮膚測試:血液和皮膚測試可以檢測患者是否對某些過敏原有反應,這有助於確定可能引起氣喘的觸發因素。
病史和症狀:病史和症狀是確診氣喘的重要因素。
氣喘與遺傳和免疫密切相關,遺傳因素和免疫介導的炎症和過敏反應都可能導致氣喘的發生和發展。氣喘的診斷需要根據病史、症狀和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綜合以上,醫生可以確定氣喘的診斷並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氣喘的治療方式
氣喘的治療通常包括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和類固醇等吸入劑來減輕症狀。此外,還可以通過避免觸發因素、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來控制氣喘症狀。對於嚴重的氣喘病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口服藥物或注射類固醇等治療方法。氣喘的治療方式取決於氣喘的類型和程度,不同類型氣喘的治療方式:
輕度氣喘:輕度氣喘的治療重點在於控制症狀和預防急性發作。通常會使用短效β2-激動劑,如沙丁胺醇,用於緩解症狀。此外,也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或吸入的抗發炎藥物,如吸入型腎上腺皮質激素(ICS)。
中度氣喘:中度氣喘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症狀、減少急性發作,並改善肺功能。在使用短效β2-激動劑和ICS的基礎上,通常需要添加長效β2-激動劑(LABA)或抗發炎藥物,如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或甲基黃嘌呤,以提高療效。
重度氣喘:重度氣喘的治療重點是控制症狀、減少急性發作和維持肺功能。在使用短效β2-激動劑、ICS和LABA的基礎上,可能需要添加口服類固醇、生物製劑或其他輔助治療。
前驅期氣喘:前驅期氣喘是指初發症狀或有氣喘家族史,但尚未診斷出氣喘的人。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監測呼吸功能和症狀的變化,及早進行治療,以預防病情進展。
氣喘的治療需要個體化,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症狀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控制症狀、減少急性發作、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台灣常見的氣喘用藥處方:
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SABA, Short-acting beta-agonist):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用於急性氣喘發作時緩解呼吸困難等症狀。
長效支氣管擴張劑 (LABA, Long-acting beta-agonist):如韋珂德、麗珂德等,用於控制氣喘症狀,預防氣喘發作,需要搭配類固醇使用。
類固醇 (Corticosteroids):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可減輕氣喘症狀和預防氣喘發作,常與LABA合用。
抗發炎藥 (Anti-inflammatory agents):如孟鲁司特钠、酮替芬等,可減輕氣喘症狀和預防氣喘發作。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如蒙特卡斯特等,可減輕氣喘症狀和預防氣喘發作。
免疫抑制劑 (Immunosuppressants):如甲泼尼龙等,用於治療嚴重的氣喘症狀,尤其是對類固醇無反應的患者。
不同的氣喘類型和嚴重程度需要不同的用藥方案,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使用相應的藥物治療。
功能醫學對於氣喘的一些建議
功能醫學是一種綜合性的醫學模式,強調個體化治療,旨在尋找和解決病因,而不僅僅是緩解症狀。對於氣喘的治療目標是控制症狀、預防發作、改善肺功能、降低疾病的風險,並且減少對生活的影響。採取了一系列綜合的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功能醫學認為,飲食和營養狀況對氣喘的發生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飲食療法是氣喘治療中重要的一環。一些研究顯示,增加飲食中的蔬菜、水果、堅果和全穀類食物,減少紅肉、加工食品和高糖飲料的攝入,可以減輕氣喘症狀和減少發作的頻率。
維生素和營養補充:研究顯示,維生素D和鎂等營養素缺乏可能與氣喘的發生和發展有關。因此,功能醫學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營養補充或飲食調整,以增加這些營養素的攝入。
腸道微生物調節: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與氣喘的發生和發展有關。因此,功能醫學醫師可能會進行腸道微生物調節,例如通過益生菌、益生元、酵素等方式,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以達到改善氣喘症狀的效果。
降低發炎反應:使用抗氧化食物、維生素或是用可以降低自由基導致炎症的處理方法。
功能醫學對於氣喘的治療強調個體化治療,目前尚無完全治癒的方法。但是,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管理,大多數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氣喘症狀,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降低住院和急診的風險。
Wood LG, et al. The Role of Nutrient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Nutrients. 2017;9(8):E958.營養素在支氣管哮喘病理生理和治療中的作用 <營養素> 綜述了氣喘病理生理學、飲食與營養的關係、以及維生素和營養補充對氣喘的治療作用。該文還討論了氣喘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係以及腸道微生物調節的潛在治療作用。 Heffler E, et al.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ta and diet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145(3):753-763.腸道微生物群落和飲食在哮喘實驗模型中的作用 <哮喘和臨床免疫學雜誌> 回顧了過去十年中對於腸道微生物和氣喘之間關係的研究,並討論了飲食和腸道微生物調節在氣喘治療中的作用。 Han DY, et al.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 case-control study. Allergy. 2020;75(3):705-714.兒童哮喘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組成和功能:一項病例對照研究 <過敏學雜誌> 該文報導了對於兒童氣喘與腸道微生物之間關係的病例對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氣喘組的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存在明顯差異。